结构胶工艺性能的优劣,直接关系到其粘结性能的可靠性,因此所选择产品需考虑基材种类、特性、胶的固化条件、使用环境等,以确保结构胶充分发挥性能,护卫结构安全。
界面胶
界面胶其实就是结构加固用界面剂,这是为了将之与市面上普通界面剂区分开来,所以更名为界面胶,以防止混淆所导致的负面影响。
特点 双向渗透粘结机理:
界面胶的“微榫因子”一面向基层的毛细孔渗透,另一面向面层材料中扩散,固化过程中产生“锚固”效应,将混凝土与面层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; 适用于干燥和潮湿基面的粘接:具备较高的粘结强度;经处理后的混凝土基层与面层材料粘结力大幅提高,均为混凝土本体破坏、界面完好; 环保:无毒、无污染,可用于净水工程。 (1),试件破坏形式应按下面规定划分:1),混凝土内聚破坏——破坏发生在混凝土里边;2),粘附破坏——破坏发生在涂刷胶粘剂的原剪断面上;3),混合破坏。(2),破坏形式正常性判别准则,应符合下述规定。1),混凝土内聚破坏,或混凝土内聚破坏面积占粘合面积85%以上的混合破坏,均可判为正常破坏;2),粘附破坏,或混凝土内聚破坏面积少于85%的混合破坏,均应判为不正常破坏。
主控项目
混凝土用结构界面胶(也称结构界面剂),应采用改性环氧类界面胶(剂),或经独立检验机构确认为具有同等功效的其他品种界面胶(剂)。
环氧树脂界面胶适用范围
1、界面胶是新、老混凝土界面连接的理想结合剂,常用于施工缝、梁柱加固、旧基础改造、桥梁铺装等工程中。
2、可用于修补混凝土表面起砂、麻面、露筋等。
3、可用于混凝土和钢筋的表面保护,防止劣化和腐蚀。或用于油性涂料的隔潮层,与聚氨酯土层结合牢固。
执行标准 GB50550-2010
界面胶工工艺
一、基层处理:
剔除疏松部分,扫净或用水冲去表面浮灰,允许混凝土基层潮湿或有模板上的脱模剂存在,但不得有明水或大量油污堆积。
二、材料配制:
1、甲、乙组分的胶液长期静置会出现分层现象,使用前须充分搅匀。
2、将甲、乙组分的胶液按照甲:乙=1:3(体积比)的比例混合,并充分搅拌均匀待用。
3、甲、乙取料容器分开使用,每次配料不宜过多,胶液随配随用。配制好的混合胶液须在2~3小时内用完。